相关文章
友情链接

天兰铁路打开了甘肃的工业化大门

来源网址:http://www.qzcynt.com/

讲述人 杨楠 收藏家 兰州历史文化研究者

施工中的解放军战士

架桥施工中

火车从隧洞中缓缓而过

踏勘铁路线路的苏联专家

  毛泽东为天兰铁路通车题字  (资料图片由记者翻拍)

一条铁路见证了两个时代,打开了甘肃高速进入工业化时代的大门。这条铁路就是天兰铁路。

如今,铁路早已进入了高铁时代。曾经冒着黑烟,喷着白气的蒸汽机车,也渐渐从人们视野中消失了。见到火车,早已没有了最初的激动与好奇。时代在进步,我们的生活也在改变。而在60多年前,留在人们心中修建铁路的激情没有丝毫改变,对火车的记忆丝毫没有变。

天兰铁路是指天水到兰州的铁路,它属于陇海铁路的一部分。这条铁路早在1946年5月开工修建,然而到1949年才完成整个工程量的13%。新中国建立后,兰州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建设的工业基地,交通运输是首要解决的问题。天兰铁路于1950年4月重新开工建设,于到1952年10月通车。

同样的铁路,新旧两个时代,建设速度却截然不同。当年的筑路大军究竟留下怎样的故事呢?

今天,就让我们聆听杨楠讲述他所知道的天兰铁路的故事。

大军云集,十余万建设者开进工地

我小时候,坐火车是一件很荣耀的事。那时,就听见父辈们经常说起天兰铁路。没想到几十年后,我会搜集天兰铁路的资料。这些年,我收集了不少有关天兰铁路的材料,走访了一些老铁路,也从中挖掘到了不少故事。

天兰铁路是1952年国庆节通车的。如今,又一个国庆节来临,我想把我所了解的天兰铁路的故事讲出来,让更多的人知道当年修建这条铁路的艰辛,以此作为对当年建设者的怀念。

天兰铁路是依靠人力,移山填沟修建起来的。当时,甘肃交通是国民党政府留下的烂摊子。解放前,宝天线火车只通到天水,还因为各种原因时断时续,而天兰铁路则是国民党政府留下的雏形。尤其是解放战争中,国民党为了阻止解放军西进,将宝天铁路东沟以西的14座桥涵炸毁,导致宝天段铁路全线瘫痪。

在这种条件下修铁路,难度可想而知。面临着地形复杂、施工条件差两大难题。线路穿越西秦岭的河谷地带,要6次跨越渭河;而在陇西以西,又是黄土高原区和苦水区。施工中一些工地远离水源,砂子还要到25里外去拉,更不要说施工用水和生活用水。在当时的技术设备条件下,修铁路无疑是一种挑战。铁路通车时,时任西北铁路干线工程局局长兼政委、党委书记的王世泰在讲话中,对施工队伍做了简单的统计,其中参加施工的解放军7万,民工2万,数万铁路工人,大批工程技术人员。粗略估算,总集动员的人数达十五六万。

解放军是开路先锋。新中国刚刚成立,许多地方的硝烟还未散,7万子弟兵就一边拿枪一边拿锹,投入了工程建设中。当时情况是,天宝铁路的改造和天兰铁路的修建同时进行。驻扎在陕甘两省的7万大军,成为开路先锋。

当时的施工条件极为艰苦,从我收集到的回忆材料和图片上看,施工中基本没有什么大型机械工具。这一点在解放军的施工中表现得尤为突出,他们主要的工具就铁锹、十字镐。遇到开山凿石用炸药,其他的只能靠人力。解放军战士自己动手制作了很多设备,他们制作的吊杆,创造了高线运土法。高线运土法就是在高低两个工地之间架设线,挂上竹筐,将高处的土通过线路用竹篮运到低处。这就解决了施工中翻越深沟运土的难题。铁路修建土方量非常巨大,简单说就是削山填沟,遇到这种情况,高线运土法起了很大作用,还推广到了全线。

有人曾经做过估算,天兰铁路施工中每天需要达2000辆。显然,当时的条件远远满足不了这一需求,同时,还有另外一个难题。王世泰曾说,即便有2000辆汽车,要把这么多汽车开到工地也是大问题。由此可见天兰铁路修筑的艰辛。

关内最长隧洞,一条铁路见证了两个时代

民工是天兰铁路上的重要力量,来自天水、定西、武都、商洛、绥德等地民工参加修建。他们大部分是翻身的农民,也有一部分来自城市贫民。在当时修铁路是件新鲜事,起初人们也并没有意识到,铁路会给他们的生活带来巨大变化。他们只是抱着建设国家的想法来到工地。

天兰铁路见证了两个时代。国民党政府强迫民工参加施工。我曾经走访过一些参加天兰铁路修建的老人。他们说,国民党政府纯粹是强迫民工干活,纯粹属于义务劳动,不提供吃住,没有任何的报酬,而且施工进展缓慢,看不到任何铁路的影子,施工时民工大批逃跑。而新中国修建铁路的模式和国民党时期截然不同。修铁路中采取按劳付酬的办法,不仅调动了民工的积极性,而且也带动着改变了农村的面貌。当时,给定西、渭源、会宁三县的民工工资就达190多亿元(旧币),还给天水民工队购买马拉犁54副。到铁路工地上干活,在开拓人们眼界的同时,还让不少民工学到了一技之长。许多民工学会了挂线、抄水平、铺设轻便铁轨、使用风钻等等技术。在不知不觉中,他们有了一技之长。修完铁路后,有些民工参军了,有些民工留在了铁路上,返回村子的民工也成为当地的积极分子。

天兰铁路的41号隧洞,长达数华里,这既是天兰路上施工条件最为艰苦的隧洞,也是我国关内的第一条长隧洞。可惜的是当年的老资料由于保密的原因,没有透露41号隧洞的具体长度和位置。不过一些材料上给我们反映出当年修建41号隧洞的艰辛。41号隧洞1951年4月12日开始开工,施工现场一片荒凉,仅仅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就用去了一个月的时间。

为了打通这条隧洞,施工队伍投入了精兵强将。可是,只挖了15公尺,就遇到了难题,山体中是红色粘土结成的硬块,洋镐挖不动,炸药没效果,最后只能用钢钎铁锤,一下一下往下敲。当挖到150米深时,又遇到了新问题。通风设施跟不上,也没有照明设备。建设者点着植物油灯,艰难施工。干不了多久,人就招架不住了,不少人从洞里出来就出现了呕吐昏迷的状态。

在这样艰难的条件下,施工队伍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,就将隧洞贯通了。

女推土机手, 令人难忘的施工场景

此时,新中国刚刚成立,百废待兴,人们也爆发了极大的建设热情。在铁路建设中,大型机械设备是很稀少的。国家虽然尽最大努力,抽调了施工机械,投入到工程建设中,但大部分施工靠人力。

当时,工地上有个女子推土机小组,轰动一时。女推土机手名叫胡友梅,是西北铁路干线工程局第二工程队的女职工。修建铁路时才20岁。1951年元月,她下定决心学开推土机。当时,孩子还在吃奶,她毅然给孩子断了奶,然后在风言风语中学习开推土机。这下,在工地上引发了轰动。她的家人也不愿意她学习。推土机虽说是先进的施工机械,但同现在相比无疑很简陋,连驾驶室也没有,基本都是露天操作。当时,十月份天兰铁路沿线的气温就到了零下几十摄氏度。其中的艰辛不言而喻,但她坚持不懈,学会开推土机。后来,刘凤琴、王淑芬也学会了驾驶推土机,三人组成了一个女子推土机小组。成为艰辛施工现场亮点。

翻阅资料,我们发现当时还有苏联专家帮助设计,指导施工。天兰沿线修建了大量排水设施,这些用片石和水泥砌就的水沟,保证了线路的安全,这也是吸取了苏联的先进经验而来的。

我看到过一篇从桑园峡到兰州东站之间钉道钉的材料,这是天兰铁路最后冲刺阶段。也是比较考验施工队伍的五公里。这里不是石头沟就是背山面河的险坡,在如此狭窄的地方铺轨,非常容易出事。当时,用的木头枕木,一根就是100多斤,1600根枕木全部靠着人扛过来。8月23日凌晨三点多钟,铁路线就延伸到了东岗镇,到这天晚上9点时,铁路就到了兰州东站。工业化的大门就这样被推开了。

当时的新闻报道评价说,天兰铁路通车是西北工业化的开端。的确是这样的,有了天兰铁路,甘肃的各项基建工程有了充足的材料供应,工程建设大大加快,有条件建设各种大型工厂,为将来的工业化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。

这条铁路的完工推开了甘肃工业化的大门。

文/图 本报首席记者 王文元